健康科普
睡得晚和睡得少,哪个对身体危害更大?
日期:2023-02-11

睡得晚和睡得少,哪个对身体危害更大?


睡眠对于健康非常重要,长期睡眠欠佳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。熬夜的人可能常听到像"又熬夜,老缺觉身体受不了”这样的劝告,但仔细一想,熬夜不等于缺觉。


如果晚睡晚起,保证睡眠时间是不是就对健康没有伤害?是不是比早睡但睡得少更健康?怎么样的睡眠才是合格的呢?

睡得晚和睡得少哪个危害大




睡得晚

晚睡不仅导致白天困倦、易疲乏等问题,还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如果长期睡的晚,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、健忘、易怒、焦虑不安等神经、精神症状,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-。


这些问题又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,身体代谢紊乱,增加代谢性疾病、精神疾病(抑郁症、焦虑症和酗酒等)、癌症等的发病风险。

实际上,即便能保证充足睡眠时间,晚睡对身体的伤害依然很大。晚睡者患糖尿病、胃肠功能紊乱、神经系统疾病等一系列病症的风险都要高于早睡者;且晚睡者的早逝风险比早睡者高10%。


睡得少

美国波士顿大学发表一项研究称,睡眠在清理大脑有毒代谢物β-淀粉样蛋白过程中有关键作用,缺乏睡眠会导致大脑中这种蛋白堆积,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。

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表一篇论文称,睡眠不足会增加热量摄入,而热量消耗几乎没变化,却显著增加内脏脂肪的堆积。

研究指出,睡眠不足会造成免疫力下降以及代谢的改变,增加慢性病风险。


最佳入睡时间段


睡眠问题对健康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:

心脏也会受到生物钟的影响,就好比变频空调一样,它会根据环境条件切换成不同的速率(心率)。这意味着,该睡不睡,或者睡眠不足,就是在与正常的心脏功能“对着干”。

发表在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上的一项研究中,来自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机制,解释了心脏如何在细胞水平上自主(独立)变速,以保持与昼夜节律同步。该研究证实,即使在自主神经完全阻断的情况下,心率也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发生变化。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
图片


调整了年龄、性别、睡眠时间、睡眠不规律(定义为不同的睡觉和起床时间)、自我报告的时间类型、吸烟状况、身体质量指数、糖尿病、血压等混杂因素后,研究人员发现,睡眠开始时间在午夜或更晚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率最高,而睡眠时间在22点至22点59分的人发病率最低。

  调好生物钟,睡眠质量高


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睡眠质量算是合格呢?首先我们要看自己是否能够在半小时内入眠,可以既是正常。其次就是睡着以后,醒来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次,并且醒来后可以在20分钟内继续入眠,平均每晚在床上的时间,有85%都是用在睡觉上,符合这些既代表合格,否则睡眠质量依旧有问题。

遵守节律,调整生物钟

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睡眠质量算是合格呢?首先我们要看自己是否能够在半小时内入眠,可以既是正常。其次就是睡着以后,醒来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次,并且醒来后可以在20分钟内继续入眠,平均每晚在床上的时间,有85%都是用在睡觉上,符合这些既代表合格,否则睡眠质量依旧有问题。

由于各种现实因素,人们难免偶尔会晚睡、失眠等,还有些人已经形成了长期晚睡的不良习惯。不过,只要及时调整生物钟,就能减少其危害。

睡眠受昼夜节律系统影响很大。昼夜节律换种说法就是生物钟,只有遵守生物钟,长时间规律地作息,才能保障睡眠健康。


睡眠偏差不大的人:如凌晨一两点才入睡,可自行调整生物钟。首先固定起床时间,保证无论什么时候入睡,都准时起床;然后将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逐渐提前,一两周左右就能有所改善。

睡眠偏差较大的人如习惯凌晨四五点才入睡,应到医院接受睡眠节律治疗。对于部分无法自行调整的失眠患者,必要时可采用药物辅助。

杜绝晚睡,保证睡眠时间


 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每天需要18~22个小时左右,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会逐渐的缩短,到儿童时期睡眠时间需要达到12个小时左右,成年人至少睡够7小时;


● 白天从事高注意力、高警觉工作的人群(司机等);

● 处于大病恢复期的患者,及有癫痫、高血压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焦虑症、睡眠障碍、认知障碍的患者。晚睡会加重病情或导致疾病在发作,严重危害健康。
即便是健康人群,若身体出现一些警报,如头昏脑胀、心慌胸闷、心神不定等明显不适时,也一定不能晚睡。

  注:如何调节高质量睡眠,睡觉前放慢呼吸节奏。可在睡前适当静坐、散步,看慢节奏的电视,听低音音乐等,使身体逐渐入静;可以吃一些养心阴的东西,比如冰糖百合莲子羹、小米红枣粥、藕粉或者是桂圆肉水;睡前用温水泡脚,可促进心肾相交,促进睡眠。





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4805号